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【弘扬诚信文化】在“诗仙”长眠地感受诚信的力量
        发布时间:2022/11/18  |  来源:新华社客户端  |  专栏:弘扬诚信文化

        新华社合肥11月15日电(记者赵金正、陈尚营、何曦悦)海岳尚可倾,吐诺终不移。这是中国唐代着名诗人李白写的两句诗,意思是“海可枯、山可倾,但许下的诺言不能改变”。

        在李白去世后,有一个家族因为一句承诺,守护他的墓园超过千年,到谷常新,已是第49代。

        天刚蒙蒙亮,谷常新早早来到李白墓园,擦拭石碑上的露珠,清扫地上的落叶。

        墓园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谷家村,这里也是墓园守护人谷常新过去38年来工作、生活的地方。这座墓园背后,是49代人默默坚守千年承诺的故事。

        李白(公元701年-762年)字太白,其诗作豪迈奔放、浪漫飘逸,被后人尊称为“诗仙”。

        晚年的李白穷困潦倒又疾病缠身,公元762年,“诗仙”的生命在当涂走到了终点。最后陪伴在他身边的,有一位当地的年轻人谷兰馨。谷常新说,他的祖先向李白承诺,愿捐出自家位于谷家村的良田,以作诗人长眠之地,同时,谷氏一族还将世代守护墓园。

        1985年,18岁的谷常新接过父辈的接力棒,开始自己的守墓生涯。或许是被“诗仙”的个人魅力所打动,谷常新开始认真研读李白的诗歌,静心探究唐代历史,他对李白的认识从诗作扩展到诗人的整个人生。

        现如今,提起李白的故事,谷常新如数家珍,各种典故、史料信手拈来。“我在墓园除了要打扫卫生、检修设备,还要向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进行讲解。将近40年,我为大家义务讲解了近万次。”谷常新说,自己经常和游客们一起沉浸在谷氏家族与李白的故事里,“一不留神就超时了”。

        2020年,作为诚实守信的代表人物之一,谷常新入选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
        常有游客问谷常新,为什么谷家能“一诺千年”?谷常新的回答朴实而简单:“当初承诺的事,是不能反悔的。”在谷常新的心中,守护李白墓园已不仅是家族誓言,更是守护这份延续千年的诗情文脉,替后人向“诗仙”致敬。

        谷常新说,谷氏家族“一诺千年”的故事为人所熟知,“诗仙”的影响力是重要原因之一,“不只是谷家,哪个中国人不是从小就被要求说话算话、要讲信用,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”。

        如今,“诚信、友善”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“讲信修睦”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正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。

        在“一诺千年”故事发生地当涂,诚信更是成为激励当地人干事创业的“钥匙”。

        2019年,当涂县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县,当地为农民评定信用等级,与各大银行合作,向持有“信用等级证书”的用户提供低利率无抵押贷款,帮助诚实守信的村民创业、致富,让他们享受到诚实守信带来的好处。


        新华社客户端|2022/11/18